学者:中国经济数据无法反映现实 为满足政治利益



2023年7月5日,美国华盛顿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举办研讨会,与会学者共同探讨了中国经济数据的可信赖程度。

过去三年,中国严苛的新冠封控政策重创经济。封控政策解除后,外界期盼中国的经济能够復甦,不过至今却尚未有起色。与此同时,美国财长耶伦即将访华,外界也关注中国官方公布的经济数据,是否能反映中国市场的实际情况?本周三,美国学界便针对中国官方数据的可信赖度进行了讨论。

近日,本台追踪报道了有关中国“35岁魔咒”的现象,“35岁魔咒”意指中国企业在招聘员工时,通常只限定招募35岁以下的社会新鲜人,这样的年龄歧视成为无形的就业限制,使35岁的青年工作不稳定,进而难以结婚、生子。外界普遍分析,“35岁魔咒”的出现与中国如今经济不景气高度相关,因为职场上没有那么多职缺,导致劳动力市场供过于求,企业便可以对应聘者的年龄有更多的要求。

学者:中国经济数据的可信度差于其他发展中国家

与此同时,外界关注,中国政府所公布的经济数据,真的能反映中国的经济情况吗?本周三,在美国财长耶伦即将访华前夕,美国华盛顿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举办了研讨会,与会学者共同探讨了中国经济数据的可信赖程度。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高级顾问甘思德(Scott Kennedy) 在会上表示,中国的经济数据普遍无法反映具体经济状况。

甘思德说:“中国是个很大的国家,中国的经济很复杂,而且经济成长的数据时常带有政治意义,这些原因都导致中国国家统计局无法产出真实的数据,这也是学者怀疑中国数据可信度的原因。……另外一个外界怀疑中国数据的因素是,地方政府经常会虚报经济数据,所以如果你将各省的经济数据加总,会发现这跟中国整体数据相比,显示出巨大差异。”

甘思德还指出,他访问了许多学者,而多数学者都怀疑中国官方数据的可信度:“(有学者表示)没有人信任中国的官方数据,无论是中国的GDP数值,还是中国的GDP增长量,两个数据都不值得信任。还有学者告诉我,中国的GDP数据非常不值得信任,它只是个政治数据。甚至有学者说,中国官方数据的可信度比其他发展中国家还糟,中国的数据连俄罗斯或巴基斯坦都比不上。”


美国华盛顿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高级顾问甘思德在研讨会上表示,中国的经济数据普遍无法反映具体经济状况。(视频截图/CSIS官网)

学者:中国在疫情期间调整经济数据以达到政治利益

甘思德分析,尽管中国国家统计局收集资料的能力在过去10年有长足的进步,但是为了达到政治目的,国家统计局所呈现的最终数据仍会跟现实有所出入:“尤其是在新冠疫情期间,从2020年开始,中国政府有很大的诱因隐藏具体数据。在这期间学者能获取的数据更少,大家都很担心21年与22年的数据被大幅度虚报,特别是投资数据以及房市统计。”

甘思德指出,中国经济数据的整体问题不单单只是高报经济情势,事实上,中国政府时常倾向于让经济趋势看起来平滑,因此在经济情况不好时,政府会高报数据,而景气大好时,政府则会下修经济数值。

针对中国政府调整经济数据以达到政治目的,美奇金投资咨询有限公司(J Capital Research)共同创办人和研究部负责人杨思安(Anne Stevenson-Yang)也在会上提出相近看法。杨思安表示:“中国国家统计局的工作不是反映真实数据,他们的工作是设定数据的期望值,并透过调整数值,让显示的数据跟期望值相近。此外,中国的经济数据时常忽略乡村经济,它不会反映乡村的就业率、消费量、以及家庭财富。”

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荣大聂(Daniel H. Rosen)则在会上强调,取得中国真实经济数据对于商业投资的重要性。

荣大聂指出,过去30年中国经济不断成长,因此企业不需要太关注具体经济趋势,只要不断投资便可以了。但中国现在的经济表现已经不复以往,因此企业需要密切关注中国的具体经济表现:“中国的经济成长停滞,有些产业甚至出现负成长的情况,所以我们不能再假设中国经济会不会扩大,然后不断投资进去。这样的作法在过去或许会有效,但从今以后,企业将无法再这么做。”


推荐阅读